電光源生物顯微鏡是一款設計合理、結構緊湊、使用輕便的生物顯微鏡,廣泛適用于生物學、細菌學、藥物化學等學科的研究實驗。
電光源生物顯微鏡的分辨率又叫鑒別率或分辨本領。所謂分辨率是指顯微鏡分辨被檢物體細微結構的能力。它與分辨距離成反比。分辨距離是指能被分辨開的兩物點間的小距離。分辨距離越小,顯微鏡的分辨率越高。如果兩物點間的距離小于分辨距離,就會把兩點誤看成一點,無法看清其結構。顯微鏡的分辨率是由物鏡決定的。目鏡只起放大作用,不能增加顯微鏡的分辨率。
在普通中心照明的情況下,物鏡的分辨距離d由下式決定:
?。洌剑?lambda;/2)N.A.;
式中:d表示分辨距離,單位是微米,λ表示照明光線的波長,單位也是微米。
在可見光中,亮度大而且對人眼敏感的波長為0.55μm,物鏡大的N.A.為1.4。代入上式可得d近似為0.2μm。即,使用普通光學顯微鏡,在中心照明的情況下,分辨距離的極限為0.2μm。也就是說,小于0.2μm的兩物體,普通光學顯微鏡無法區(qū)分。
使用紫外線可減小照明光線的波長,能使分辨距離達到0.1μm。但因紫外線不能為人眼所見。只能拍成照片后再觀察。電子流的波長只有0.00387nm。利用“電子透鏡”或磁透鏡來控制電子流,所制成的電子顯微鏡的分辨距離達零點幾nm??梢杂盟ビ^察原子的結構。